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zhukangwu.com/cache/05/1f4b6/585be.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8.COM/func.php on line 115
中國的直板,為什麽不行了_24直播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體育 > 綜合

中國的直板,為什麽不行了

2025-09-29 20:29:13


多年以前,那些見證了2007年世界杯,2008奧運會,2009世乒賽三屆大賽男單冠軍都被中國直板選手收於囊中的各位,會不會想到自己會見證世界頂尖直板,都來自歐洲的未來。


“直板正統在歐洲”本來是賽博空間中的諸位用來調侃的一句話,結果幾年下來,這句話從一句帶點自嘲的戲謔,變成了讓大家肩膀一聳,已經無法否認的平淡日常。

當然,有些事情仍未改變:直板依然稀少。所謂的“直板正統”,其的也就是目前世界排名最高的兩位選手:世界排名第7的法國選手菲力克斯-勒布倫,和世界排名第16的德國選手邱黨。相比之下,傳統上本應壟斷直板打法的亞洲地區,現在排名最高的選手是46位的黃鎮廷和48位的薛飛。這種情況已經有了相當一段時間,所謂直板正統在歐洲,是沒什麽爭議的既成事實了。

問題更多在於,這種情況是如何形成的。


從菲力克斯的角度來說,這多少有點命運的意外:他選擇直板,是因為當時爸爸打球俱樂部中,最好的球員是個直板。他三四歲在蒙彼利埃的球館看到了,像大部分孩子那樣,就吵著要學。

小勒布倫看到的,是浙江隊的陳劍。



2005年10月,陳劍在十運會裏3:1戰勝王勵勤。之後,沒有國家隊履曆的陳建,一年之內又贏了王皓,孔令輝和劉國正。這份履曆讓他得到了一份去法國Istres俱樂部的合同——也讓陳劍遇到了法國隊隊員斯蒂芬勒布倫。

勒布倫在俱樂部既是選手,同時也執教。他年輕的時候以天賦聞名,但才華多少沒能兌現。相比之下,斯蒂芬的堂兄更有名一些,是和蓋亭等名將在90年代和中國征戰不休的法國隊的一員,克裏斯托弗勒古。


老勒布倫


勒古

而大概也在菲力克斯見到陳劍,嚷嚷著要像他一樣的打球的時間,世界另外一側的齒輪也開始轉動。

2008年,國際乒聯修改了對於膠水的規則,用水溶性的無機膠水取代了可以讓海綿充分膨脹的有機膠水。2014年7月,又正式將使用了一百多年的賽璐璐球,換成了全新的塑料材質乒乓球——兩個規則變化都減弱了旋轉這個傳統直板打法安身立命的核心要素。

當時中國人並不特別擔心:雖然馬琳風格的傳統直板看起來受到影響很大,但是王皓所代表的直板兩麵打法受的影響要小得多。大家都已經心照不宣的達成了共識,這才是中國直板的未來。


王皓生涯抵達成熟期之後,形成了一整套基於兩麵重炮進攻的,圍繞高質量進攻的打法。早年並不以質量出名的王皓,成為國家隊主力之後將擊球質量提升到了某種匪夷所思的程度。

用方博的說法,練習中防守王皓的球“感覺球過來是實心的”。實際上,王皓也是方博和去過他直播間的所有國家隊選手中公認質量最高的選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王皓樹立的方向看起來是如此清晰可靠,直板的方向已經被前輩確立起來,後邊大家隻要跟著走就行了。

也是從這開始,起碼在國家隊層麵上(實際範圍可能要廣泛深遠得多),直板發展的方向就開始了微妙的偏差。


從現在的角度回看,中國隊對直板兩麵打法的培養,很大程度上默認了王皓的很多天賦是理所當然,通過連續可以批量推廣的,但王皓之所以能打出來,有幾個被忽視的天賦因素:

首先是他反手絕倫的手感。從小就打直板兩麵打法的王皓,反手的感覺可以說是天生的。王皓的啟蒙教練管這個打法叫AB麵,因為當時甚至還沒有直板橫打這個叫法。用吳敬平指導的話說,王皓的反手吃球的感覺,就跟用手抓住球一樣,想往哪扔往哪扔。

其次是他手腕上的天賦:王皓的手腕有兩個通常來說彼此矛盾的天賦,一方麵他的手腕在反手這邊能打開到我模仿隻能骨折的程度,另一方麵他的手腕力量很強。中國隊當時開發擰拉,最早的實踐之一就是王皓正手短球處理不是那麽好,蔡振華指導建議試試直接用反麵台內去拉——跟直板橫打一樣,當時甚至還沒有擰拉這個說法。


最後就是王皓增重之後的絕對擊球質量——之前方博也說了,球像實心的,防守起來球板都被打透了,顫顫巍巍的。

中國隊現在的直板選手——比如說正在參加中國大滿貫的徐海東和薛飛——打法上受到王皓“質量”這個特質影響很大。拆開單個因素來看,薛飛和徐海東的身體素質和擊球質量都不錯,但是他們在反手手感,擊球質量上和王皓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甚至不止他們,就連樊振東,反手純粹以感覺而論,都不如王皓。



一個直接的現象是,比賽中很多王皓打起來仿佛輕鬆隨意的球,換到別人就是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誤。質量打折扣,連接不流暢,總之就是仿佛各個環節都按照原版打造,結果還是臣妾做不到。

總體觀感來說,直板打法的徐海東和薛飛,整體得分方式更依靠退台之後的主動相持和擊球質量,速度*並不很快,前三板也不主打變化。


*注:乒乓球中速度指的是銜接速度,或者說節奏,不是一板打出的球的速度。


乒乓球中,直板打法是一種說法講究,小技巧很多的流派。而其中門道最多就是握拍:傳統上說,拇指食指握拍時候深淺程度,彼此的距離,相對的位置都有很多講究——很多心得起碼有50年以上的曆史;後邊的三個手指,因為現在出現了直板橫打,又有了不同的說法。

現在中國隊的直板,幾乎是一致性的後邊三個手指伸直,這樣可以最大化正反手擊球的質量——相對來說發球和短球的靈活性受一些影響。這也在一個側麵說明了中國隊培養選手上的路徑依賴:因為之前王皓打出來了,所以後續培養選手的時候,就約定俗成的走王皓的既定路線。作為一個表現,普遍的握拍很深,甚至徐海東嚐試過把板子挫成一個鏟子,來增加握拍深度,以加強力量:


而這裏就是勒布倫們有所不同的地方了。

陳劍雖然對勒布倫影響很大,但是其實並沒係統的執教過他。陳劍在法國的俱樂部生涯結束之後,就離開歐洲回國繼續自己的教練生涯了。所以對於勒布倫來說,他的技術打法沒有一條設置好的叫做“王皓”的路徑,一切的標準都很簡單,以我理解出來,打得出效果為準——沒有教材,沒有路徑,隻有很大的熱情,和很強的主觀能動性。

這種變化之一體現在握拍上。相比於中國選手大部分的後邊三個手指伸直,菲力克斯的三個手指是蜷縮的,有點類似用那三個手指握住一個球。這種握拍方式最大化手腕的靈活程度,在前三板,發球,甚至反手上旋球都提供最大的精細程度,但相應的,擊球絕對質量受影響,尤其是正手。


小勒布倫的握法:曲指


中國教練普遍教學的握法:手指伸直

菲力克斯的發球有些地方和陳劍當年非常相似:出手速度快,節奏有點詭異,同時長球發的非常突然,節奏很好。他發球引拍的時候甚至會把拇指挪開,以繼續增加手腕活動的幅度和帶來的變化。

而這裏就體現出菲力克斯的第二個不同點。相比於中國選手習慣性的參考王皓兩麵重炮的打法,菲力克斯打從一開始就是更強調速度和壓迫性,而非絕對質量。相比於兩麵高質量,他更擅長的是利用發球的速度和節奏變化牽製對手之後,用快節奏連續的反手壓製對手——實際上勒布倫兩兄弟都擅長利用發球,但是哥哥更多是發球手法繁多,配合不同套路;弟弟則是發球之後形成近台的快速相持。菲力克斯的打法的核心思路就是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零百加速,在極速的風馳電掣中直接拉垮對手。

相對的,菲力克斯的反手體係,擊球點比其他選手更早,速度更快,壓迫力更強,旋轉變化也更多。


於是,曆史在這種時候形成了絕妙的反差:十幾年的發展下來,中國這邊的選手似乎更青睞擊球質量,而歐洲這邊的選手則多側重於速度和前三板——在直板上,歐洲和亞洲的傳統徹底調轉。

更妙的是,起碼現在看起來,從規律上說,這次似乎是歐洲人探索到了更正確的方向。如果隻有菲力克斯一個人,那麽91免费版黄色视频大可以說天才的選擇與眾不同。但是另一個世界排名最高的選手,來自德國的邱黨,技術上的選擇和菲力克斯一脈相承(他比菲力克斯還大10歲,但是打出來的時間點差不多)相比於王皓,他們更加近台,注重速度與連續,擊球點更早,而不那麽注重絕對質量。邱黨相對攻防平衡,菲力克斯則幾乎不防守。除此之外,兩人大方向上共同點更多:兩個人握板後邊三指都更加蜷縮,相持注重速度,更關注每一板和下一板的彼此銜接。

——中國還沒複製出下一個王皓,而看起來歐洲已經摸清楚了直板真正普適化的路怎麽走了。


更帶有諷刺意味的是,現在菲力克斯和邱黨走的這條路線——快速相持和注意連續——恰恰是王皓當年出道打出名堂的路線。2002年前後,還不是第一重炮手的年輕王皓在一係列公開賽上戰勝主要選手,靠的就是吳指導說的“勾手發下去,台內擰起來,保證兩麵銜接比較快就行”。後來的王皓擊球質量越來越強,反倒讓大家都忽視了直板打法某些更本質的東西——一個本來就更靈活的握拍方式,或許是時候把關注重點放在更注重技巧性的方向上了。

當然,還是得指出,即便是這種更強調速度,靈活,連續的直板打法,對運動員的要求和整體打法的難度仍然要高於主流的橫板打法。換句話說,正因為直板因為其自身特點,它本身打法的可行範圍要狹窄的多。這點本身並不新鮮。過去三四十年,無論什麽規則和年代,直板打法對運動員的要求都比橫板高很多。如果菲力克斯們的探索是成功的——現在看起來如此——這起碼會讓這條看起來本來就快走不通的路,變得通順一些,哪怕仍然狹窄。


從一個稍微不同的高度來說,同樣的故事在乒乓球過去這十幾年中不止存在於直板打法上。隨著規則,技術等等一係列的發展,很多不同打法之前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東西其實都已經受到了挑戰。約定俗稱的路徑和經驗再沒產出過成果,而按照自己能動性積極嚐試並且實事求是的選手反倒能打出名堂,摸索出和以前非常不同的風格。過去十幾年,91免费版黄色视频已經看到了橫板正膠的歐洲選手,防弧和長膠打法的印度選手,路線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橫板反手生膠選手,還有年過30改了打法重回世界排名前50的情況。

或許現在就是這樣一個年代:用自己的方式堅持和探索,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現實中反複碰撞打磨,用最大程度的能動性驅動,才有機會在已經滿是定式和約定俗成的世界中,觸摸到那些真正本質的規律吧。


想與隊長的作者團隊談笑風生嗎?

歡迎加入讀者交流群!

請添加微信:hcctgd163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