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減重,長期來看,有利於他的職業生涯。
短期,比如下季初,可能需要適應一段——尤其是進攻端。
減重有利於移動、體能和防守,這點不消多提:老去的腿腳、懶得動的肉山,瘦削了也能活蹦亂跳。
鄧肯2010年後陸續減重,2012-14年間據說減了超過10公斤。2014年奪冠了。
鯊魚2004年東遊邁阿密,為了報複科比大減重。2006年奪冠了。
但減重也不是全方位好事。
2014年,勒布朗從邁阿密回克裏夫蘭,66天掉了據說近10公斤。
於是2014-15季,封蓋比前一季多一倍。季後賽每場42分鍾得到30+11+9。體能,移動,都好。
但代價是:
2013-14季他命中率57%+38%+75%。
2014-15季,他命中率49%+35%+71%。下一年,52%+31%+73%。那兩年勒布朗長投不如在邁阿密穩定,看過的都記得。
當然2016年就奪冠了,連續兩年都是總決賽體能最好的球員,好事情。
科比最壯的時候,2005-06季,場均35分,單場81分,三節62分。碾壓對手。三分率35%,每場投進2.3個。
2006年夏天膝蓋手術,之後開始緩慢減重。
2008年拿到MVP,之後兩年控製體重減輕膝蓋負擔。
2009年後,科比三分率沒上過33%,每場投進沒超過1.4個。
當然2009和2010年他奪冠了,好事情。
洛瑞2017年夏天減重。
下一季出勤率高了,但從場均22分命中率46%+41%+82%,變成了場均16分命中率43%+40%+85%。
當然再下一年就奪冠了,好事情。
上重量有利於對抗。
削重量有利於移動和體能。
但打籃球,對抗和投籃很關鍵:剛到一個新重量時,需要適應新體重。平衡、對抗,都得找。
勒布朗、科比、洛瑞都是:減重後防守和體能變好了,但投籃感覺要重新找。庫裏上肌肉後,三分球都找了一段手感。
然而隻要找回來,就所向無敵了。
2019年,約基奇帶掘金七戰輸給開拓者。之後他去找助教費利佩·艾申博格,問自己是否需要減重。
2019年秋天約基奇到訓練營時,據說掉了15公斤。他的原話:
“掉了10磅,感覺不錯;掉了20磅,哇我能扣籃了;掉了30磅,哇我能加速了!”
"He lost 10 pounds, and he's like, 'It feels good.' He lost 20 pounds, and he's like, 'Wow. I can dunk now?'" Eichenberger said. "He lost 30 pounds. Like, 'Wow. I can really sprint.'"
2018-19季,約基奇場均20+11+7。
減重。
2019-20季,約基奇場均20+10+7。
適應期。
2020-22,約基奇蟬聯MVP,場均27+12+8。
下一年約基奇奪冠。
順便:2019年啟動減重後……
2020-21季以來,常規賽+季後賽。
約基奇得分聯盟第二(塔圖姆第一),籃板聯盟第一,助攻聯盟第二(楊第一),搶斷聯盟第一,RPM聯盟第一。
所以下季初,盧卡可能會因為適應新體重,經曆一個小小的起伏:手感、命中率、失誤,之類。
但賽季後半段,適應了新體重後,他應該就能起飛了。
考慮到約基奇已經三個MVP容易被評委削票、亞曆山大要讓球隊重複上季68勝的壯舉不易、揚尼斯數據會繼續出色但球隊戰績難以保證……
我覺得盧卡瘦下來後,下季常規賽MVP選票,保三爭一。
雷速體育9月22日宣 據NBA記者Rod Boone報道,黃蜂隊希望拉梅洛·鮑爾在2025-2026賽季NBA中進一步承擔領袖角...
2025-09-23年底即將年滿41周歲的勒布朗詹姆斯目前正在全力備戰自己職業生涯的第23個賽季,年滿40歲的克裏斯保羅力爭新賽...
2025-09-23雷速體育9月22日宣 美國媒體ESPN近期組織了20位聯盟教練、球探和高管進行了調研,其中一個問題是誰是目前和5...
2025-09-23CBA官網更新了2025-26賽季國內球員的注冊信息,翻看廣東宏遠的球員注冊情況,可以發現第一列就是新援崔永熙的相...
2025-09-23857直播:體育激情的新窗口深夜的綠茵場上,終場哨聲即將吹響,比分牌上的數字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此刻,成千上萬的...
2025-09-23